著名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:期待厦门更多本土音乐品牌走出去

李心草。晨报记者叶子申

他年少成名,22岁时便夺得全国首届指挥大赛冠军,被称为“指挥神童”;23岁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;28岁时率领中国交响乐团到世界多地访问演出……他便是著名指挥家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。

近日,李心草来厦门参加中国音乐学院厦门校友座谈会。他接受晨报记者专访,讲述与厦门这座城市的渊源,并为厦门音乐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。

谈身份转变

用热爱书写艺术篇章

李心草出生于云南保山,自幼便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。他回忆道:“三四岁的时候,我就对指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每次参加幼儿园的合唱表演,我都会自告奋勇担任指挥。”

在云南省文艺学校(今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)学习期间,李心草凭借极高的音乐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脱颖而出。他先后担任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、韩国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、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等职务,成为中国音乐界的杰出代表。

2021年8月,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;2022年11月,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……李心草的身份不断发生改变,不变的是对音乐的热爱。李心草认为,音乐教育不仅是传授技艺的过程,更是培养人才的过程。他积极推动中国音乐学院的改革与发展,鼓励学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的交流与合作。他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,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。

谈厦门印象

“文艺范”足音乐家涌现

李心草多次来厦门,在多个重要的文艺演出中担任音乐总指挥。在李心草看来,厦门是一座“文艺范”的城市,文化交融荟萃、文艺气息浓郁,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,也吸引不少音乐名人集聚,如殷承宗、陈佐煌、郑小瑛等。

李心草曾师从郑小瑛,对这位恩师,他敬佩有加。他说,1997年,郑小瑛在厦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“公助民办”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——爱乐乐团,为厦门交响乐发展奠定了基础。2010年,郑小瑛又组建了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,引进和推出了系列经典歌剧,如今已成为一个让厦门自豪的音乐文化地标。

“近年来,厦门也通过积极引进音乐名家、举办大型音乐活动和赛事等,全方位提升观众的音乐素养,不断壮大厦门的音乐事业。”李心草说。

谈产业发展

支持本土品牌“走出去”

当前,厦门正在加快打造“文化中心、艺术之城、音乐之岛”。对此,李心草说,厦门要发挥文化产业优势,通过多重举措,努力开拓音乐事业的新局面。

“厦门有不少优秀的本土音乐品牌,可以通过策划举办音乐演出和活动,著名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:期待厦门更多本土音乐品牌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。”李心草说,厦门还应该支持这些本土音乐品牌“走出去”,向外地观众展现属于厦门的独特风采。

李心草指出,厦门应该培养专业的音乐评论人才,充分发挥音乐评论引导创作、提高审美、引领风尚等作用。他表示,厦门还应通过政府、高校、社会团体等,多渠道挖掘、培养、引进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,为厦门绘出“音乐人口”不断上扬的曲线。

李心草期待未来与厦门在音乐方面有更多合作。“近年来,中国音乐学院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。”李心草说,接下来,中国音乐学院可以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,与厦门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活动举办等方面深度合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