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潮力|个必去的音乐圣地,拓展你的上海爱乐之城地图
国内的演出行业掀起了复兴热潮。演出相关简报显示,2023年,国内小型剧场和演绎空间的演出场次、票房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,都增长至460%以上。
时间线再往前推,2017年上海曾被推崇打造为“亚洲演艺之都”。其中livehouse是演出业不可忽视的一大关键词,它成为了带动年轻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。在上海,livehouse的历史已经有20年,发展至今,诸多此类场所构成多足鼎立的模式。这一次,我们深入上海街头,挖掘了不同气质的音乐唱片店与livehouse。不妨在秋高气爽之日约上三两好友一同出发,开启一场音乐之旅吧。
演出行业井喷
J-POP大复兴
最近,国内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音乐人和乐队,尤其是来自日本的创作者们。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陆续开演。从近几年席卷J-Pop舞台的新秀YOASOBI、KingGnu、藤井风、米津玄师、RADWIMPS,再到著名音乐创作人中岛美嘉、土屋安娜等重量级大咖,大有掀起J-Pop狂潮的架势。
上图:YOASOBI
下图:藤井风
J-Pop通常指日本流行音乐,它的兴起时间可追溯至昭和年间。原先,早期的日本酒吧和俱乐部主要演奏古典乐及军乐,但随着爵士乐的引入与兴盛,各地在1920年代引进了更多乐器,为日本乐坛带来了新元素。音乐咖啡厅成为演奏爵士乐的热门地点,这为J-Pop的兴起奠定了基础。1950年代,日本开始流行摇滚乐,乐器运用上引入了电子乐器,音乐风格变得更加华丽,这些都为J-Pop的出现奠定了基础。到1980年代,J-Pop迎来了重要发展阶段,CityPop成为了代表音乐风格。这种以大城市(比如东京)的繁忙、疏离感和纸醉金迷为主题的音乐到1990年代时达到了巅峰,直到千禧年后,K-Pop的冲击结束了J-Pop在流行音乐界的统治地位。
从2020年代以来,J-Pop重新经历了复兴的势头。一方面,传统J-Pop艺人继续在音乐市场上保持活力;另一方面,一批新兴的年轻歌手和乐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全球影响力,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播放量。这些“网生一代”艺人利用互联网和数字音乐平台,打破了传统J-Pop艺人的发展模式,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成功。
开启魔都音乐之旅
最近,上海堪称国内音乐狂欢的代名词,音乐迷也称之为“演唱会之城”。单是2024年上半年,上海就已经举办了147场演唱会,在全国音乐市场中遥遥领先,到今年年底,上海演唱会的数量预计将超过200余场。
1923年3月,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登上了驶往上海的轮船。“说起我上海之行的目的,是想看一下不同的世界。我企求一种富于变化和刺激的生活。要实现这一目的,上海是最理想的地方了。”由此,他发明了“魔都”这个词。如今100年过去,上海依然跃动着,尤其是这两年来,它再度成为日本音乐人们尤为青睐的地方。今年四月,日本当红乐队KingGnu在上海完成了中国大陆首秀,因为现场反响热烈又迅速进行了加场。前两年在TikTok上走红的日本00后歌手imase,凭借歌曲《NightDancer》成为首位跻身MelonTop100的J-Pop艺人,也在今年顺利举办了首次亚洲巡演,上海是其中一站。还有隐退25年的涩谷系组合Hi-posi,重组后仅推出一场特别公演,选择了上海。
当然,也正是因为在上海这座繁华与复古交织的都市里,年轻人正在以一种独特而时髦的方式沉浸于音乐之海,才会让音乐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。工作日的间隙、周末的午后,年轻的面孔穿梭于一家家藏匿于街角的独立唱片店。走进这些充满复古气息的店铺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唱片机轰鸣的年代。店内,一排排精心分类的唱片架上,从经典摇滚到独立民谣,从爵士蓝调到电子实验,应有尽有。年轻人们或低头细寻,指尖滑过每一张封面的边缘;或驻足于试听区,戴上耳机,让音符跳跃在耳畔。在这里,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与未知音乐的邂逅。
当夜幕降临时分,城市的另一面悄然苏醒。上海的livehouse和小型音乐剧场成了年轻人新的聚集地。不同于大型演唱会的喧嚣,这里更多的是一种亲密而纯粹的音乐交流。舞台上,乐队成员全情投入,与台下观众的眼神交汇中,建立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共鸣。观众中,有人随着节奏轻轻摇摆,有人闭目聆听,任由音符在心头流淌。在这里,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,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共鸣的寻找。对于上海的年轻人来说,逛唱片店、看演出,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表达自我、追求个性的方式。
我们整理了一些上海当下时髦的音乐地标及小店,供大家参考游览。
01深藏不露的爵士神店
jōdospace
小小的jōdospace五脏俱全。店内唱片以爵士、独立音乐等小众流派为常见,jōdo可能也呈现了爵士乐在上海的一种缩影——虽然小众,但听众群并不少,只要酒够香,爱翻翻找找的digger们自然不怕巷子深,而年轻人则是其中的主力军。它可能也是上海座位最多的纯唱片店,人们在这里很能坐得住,一张又一张地试,或就是蹭蹭店员们挑的新碟。在店主龙龙的仔细归类之下,jōdo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。二楼则坐落着一个私密的咖啡空间,值得在这里逗留一下午。
02黑胶发烧友的终极乐园
浣熊唱片
堪称沪上音乐发烧友基地的浣熊唱片,老店位于岳阳路28号,都市潮力|个必去的音乐圣地,拓展你的上海爱乐之城地图后来在新华路上海影城楼上开出了分店。店内货源齐全,CD和黑胶品类齐全。空间宽敞优雅,仔细搜寻还能淘到不少上世纪老碟,尤其是流行歌曲。如果你是一个尝鲜党,不妨尝试一下店里的盲盒,说不定会帮助你随机打开一个新的音乐世界。
03音乐街道里的沉浸式复古空间
幸福集荟
位于黑石公寓一楼的幸福集荟,距离上海歌剧院、上海交响音乐厅仅有几步之遥。在这片音乐氛围浓郁的街道上,它称得上是颜值与质量双高的唱片商店。穿梭走过标志性的墨绿色走廊,走入单独的黑胶试听空间,复古的氛围感回荡在每一处乐声之中,这里还有很多古典音乐和经典影视剧配乐的大碟,另有整整一座房间留给人们聆听黑胶唱片机的声响,沉浸式陶冶音乐情操。逛累了则可以到阅读区和咖啡区小坐片刻。
04唱片界时髦新秀
fruityshop&boocup
fruityshop&boocup称得上是最近上海唱片界的新星。不锈钢的门框和室内装饰,搭配货箱式的商品柜透出简洁的工业风气质,chill的气质仿佛与生俱来。店内不仅有全新黑胶、中古黑胶,同时结合了各式服饰商品,是音乐潮人会一见倾心的地方。
05神秘低调的宝藏老店
VinylVilla
营业至今已有20年的VinylVilla恰恰和当今的社媒时代反其道而行之。在互联网上几乎查找不到这家店的信息,甚至来到店门口也看不见明显的招牌。店内空间敞亮,两整面墙壁塞满了唱片,另有不少音乐人的签名版唱片,只有悉心挑选一番才能发现宝藏。店内的唱片风格多样,以日系摇滚、爵士为主,偏爱这几款的乐迷们,别错过了。
06跨界融合的摇滚殿堂
育音堂音乐公园
虽然育音堂老店(凯旋店)在今年夏天永久闭店了,但是正如主理人说的“上海的摇滚是永远会坚持下去的”,育音堂音乐公园仍然在音乐领域积极承办着各类活动。育音堂音乐公园有一个坚持多年的项目——每个月一次的“地下新声NewFaceunderground”活动。在这里,乐迷将听到许多还没有崭露头角的新声音。
07日系乐迷的“狂欢影院”
瓦肆VASShanghai
如果说上海哪个livehouse的空间较为特别,那我们会提名瓦肆。场内采取了独特的电影院结构,从上到下由阶梯连贯而成。这样乐迷即使站在最后一排也依然能够一览无余舞台上的每个瞬间。自从去年一票难求的户川纯演出专场之后,今年瓦肆又迎来了羊文学特别专场,即将举办的是日本知名摇滚乐团mol-74的演出。
08不被定义的流动舞厅
SYSTEM系统
在SYSTEM的自述之中,他们提到自己“无法被定义,是club,是艺术展览现场,是当代剧场”。来到这里的人们无需考虑其他,唯有沉入音乐,尽情享受。日本电音大师砂原良德即将在这里登场。在此之前,今年六月的上海电影节期间,导演三宅唱光临上海举办放映活动,映后便转场去YSTEM会老友Hi-Spec,现场还原了影片《你的鸟儿会唱歌》之中的club的流动一夜。
09齐聚梦想的无界剧场
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
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位于江宁路。空间一共两层,一层是可以容纳千人的梦想剧场,二楼则是可以容纳百人的未来剧场。一楼入口处有一个小型吧台,氛围舒适得恰到好处。这里见证了跨国界独立乐队“上海秋天”从默默无闻成为一个颇有人气的乐队,也见证了日本前卫音乐的传奇和灵魂人物Phew的复出演出,即将迎来UndergroundHipHop音乐界翘楚Shing02在秋日展开的中国巡演。
10Chill度拉满的Top级舞台

ModernSkyLab上海
如果对观演空间拥有高要求,那么可以将ModernSkyLab上海作为首选。由于它可以借助音乐厂牌摩登天空的演艺资源,2000平方米的大体量空间让观众无论站在哪个方位,基本都能饱览舞台上的精彩实况。如果要小酌可以随时移步至正后方的吧台休憩,视野也不会有遮挡。值得一提的是,ModernskyLab的自营文创商店就在入场口,遇到喜欢的乐队可以在这里尽情淘货。
编辑-ki
部分内容来自《周末画报》1330期《自在乐城》
部分图片来自子秋